独立站的崛起
2019年开始,跨境电商独立站的旗帜,慢慢浮现出现在整个行业中的一个另类,而更慢慢受到跨境电商同行的注意甚至跟风学习。
从独立站站群到自建站,再到如今近1000亿美金估值的SheIn,它的爆红在全网掀起了一股“独立站、品牌化”之风。随着SheIn持续火爆,独立站自身在搭建成本、技术运营和维护上的优势被进一步挖掘,人手一个独立站似乎将成为跨境电商行业未来三年的新常态。

权威数据预测,目前中国独立站卖家数量大约有10~12万,未来三年将有一批平台卖家、B2B外贸卖家、国内电商卖家涌入独立站,预计中国独立站卖家数量将超过50万,交交易规模预计突破万亿人民币。

以亚马逊为代表的封号风波,使得灵活根据目标消费市场进行多渠道、多平台布局的新零售模式,成拯救水深火热卖家们的一剂“良药”。
但是,到底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“独立站”,一窝蜂进入跨境电商多渠道,简单建个站点就算完成多渠道?
拿其中一个关键性痛点流量来说,流量是独立站的命脉,每次流量形态和流量结构的变化,都能孕育出一批新的独立站玩家。从 2004年至今,中国独立站经历了5波新流量,抓住新流量红利者往往能脱颖而出。对跨境卖家来说,只要完全掌握消费者数据、有高利润支撑、客户认同感强,出海就显得更为容易些。
企业无法直接触达消费者,只能依靠第三方平台入口进行服务,售后无法完善,用户体验不佳,差评率高。
一个产品有多个不同品牌在同一页面展示,第三方平台订单的买家忠诚度很低,粘性太弱。
获客成本高,很难覆盖购买流量所付出的成本,且流量始终是属于平台的。
获取—留存—裂变
首先,我们要知道私域流量从哪里来,找到海外消费者所在聚集的地方。不同的国家因文化差异,往往还会有不同的社交习惯,要根据目标地区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,从对应的公域流量池中利用数字营销进行引流。
其次,我们要搭建私域流量池,将公域平台中的精准用户群体,锁定在品牌自己搭建的独立站中,增强消费者粘性及品牌影响力。
注重网站质量,提高转化
网站的质量跟转化率有直接的关系,网站是客户转化的核心。当客户访问一个网站时,会对网站产生第一印象,所以网站的内容、文案、UI、页面速度、落地页设置、购买流程等都需要用心考量,而不是随便把所有资料都放上去。
在跨境平台转型的大环境下,独立站的自由度明显更高,可发挥的空间也更大。布局独立站,打造私域生态,能让企业/品牌稳固发展,是数字化外贸时代最稳定的流量池。因此在未来,独立站将会更值得您期待!